你说的啥子哦

昨天公司部门搞团建,我们被拉到安特卫普参加了个半日游。导游很不错,肚子里的故事很多,风趣幽默不说,最重要的是语速很慢,让我这样的荷语渣很是受用。后来,同事悄悄说:导游说的可是标准荷语哦,如果她用安特卫普方言,别说是你,连我们都不一定能听得懂。

我之前只知道林堡人和布鲁日人经常鸡同鸭讲,现在听同事这么一说,我对比利时幅员之广阔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你说的啥子哦”,“ 饿听乏懂额”,即便这样的问句在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中都有可能成为障碍和壁垒——连“没听懂”这样的信息都无法准确地传递给对方,真的好有无力感。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语言学家Miet Ooms在2017年做过一个调查,她在荷兰和比利时弗莱芒区的多个地区随机调查了268个人,把他们方言中用来表示“没听懂”的说法总结起来,得到了下面这张图。

1

有意思的是,在荷兰的大多数受访者首先对“没听懂”的内涵表示出了疑问:没听懂是听清楚了每个词但没理解说话的人想表达的意思,还是说话的人口齿不清、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荷兰人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解。相反,弗莱芒人很自然地把“没听懂”理解成为第一种情况。Miet Ooms希望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不会对她的方言研究带来太大的偏差。

研究的结果很清楚地标识在地图上,不过解读起来却也不是很容易。总体上来说,在荷兰和比利时的弗莱芒区人们表示“没听懂”的说法有很多种;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下各种说法的地域差异,那么,

1)Wablief以及它的变体wablieft,watblieft等主要是弗莱芒人在用;对于荷兰人来说,只有少数在北布拉邦省和荷兰的林堡省的人才会这么说。

2)Excuseer也是典型的弗莱芒口语,不过它不像wablief那样分布在整个弗莱芒区,而是相对集中在安特卫普、弗莱芒布拉邦和东弗兰德斯这几个省份。

3)Wat以及它的变体wa和wadde主要分布在南方,它不仅仅出现在比利时地弗莱芒区,也同样出现在荷兰的南部,不过过了乌特勒支和南荷兰省再以北,就很少能见到这样的说法了。

4)在荷兰,人们主要用sorry来表示“没听懂”,后面往往还跟一句ik heb je niet begrepen(我没明白你的意思)来明确一下。这种说法在比利时也常见。

5)同样,pardon的说法也同时被荷兰人和弗莱芒人所使用,不过它出现的频率没有sorry那么高。

6)然后就是Wat zeg je,Ik begrijp/snap het/je/u niet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法同样遍布于整个说荷语的地区,其中Wat zeg je最为常见。

如果对方用wablieft或者excuseer来表示“没听懂”,你几乎可以断定他是弗莱芒人。如果对方用wat来表示,那么地域上的确定性会弱一些,除非他用wa或者wadde,前者是介于标准荷兰语和弗莱芒方言之间的用法,后者常见于西弗兰德斯省。除此之外,上述的其它说法都普遍见于整个说荷语的地区,无法通过它来推断对方来自荷兰或者比利时弗莱芒的某个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荷兰人的眼中,wat的说法虽然可以接受但略显粗鲁,比较礼貌的说法应该用Wat zeg je。类似地,wa的说法也不够礼貌,正确的说法应该用完整的wablief,对此有人评论说:连农民都会说wablief!

你看看,在哪里都有地图炮,都有鄙视链。荷语渣不要紧,没听懂就赶紧说一句wablief,不要被人拉到素质层面批评就好。

参考出处:

图片来自https://taalverhalen.be/minionderzoekje/niet-begrepen/

聪明的白羊们

591riy70z8a21

经常在朋友圈中看到“都9102年了”这样的说法,我一直不解,后来经小朋友们点拨,才知道这是2019年反过来说的梗儿,意思是“过时了”。作为中老年理工男,我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地承认自己out了的这个事实,心中下意识地会回怼一句:有本事到2112年再说这句话啊!

2112年是下一个回文(palindrome)数字年,正着念和反着念都是同一个数字。2112离今年还有……不到一百年吧,今天再小的小朋友估计也很难看到这一年的到来。不过如果我们把月和日的数字也加进来,那么下一个回文日期倒是很快就会到来:用英式的写法,这个日子是9月10日,9-10-2019;用中式的写法,这个日子会稍晚一点,在10月2日,2019-10-2。

小时候很喜欢看外公书柜里的书,比如《声律启蒙》,比如《笠翁对韵》。记得当时看过一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今联话》(年代久远,书名或许有出入),里面有一首对联我现在还记得。

传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去了一家叫做“天然居”的饭庄吃饭,看到“天然居”的招牌,想到自己天子的身份,不禁脱口而出:“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意思是来到天然居微服私访的客人居然是来自天庭的皇上。乾隆爷好不得意,因为这句上联不仅大气磅礴,而且是个十字回文联,正向和反向读出来都是同一句话。得意之余,他便让一旁的纪晓岚对下联。纪晓岚想起当天私访的路上刚刚经过大佛寺,于是回答道: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见纪晓岚思路敏捷,乾隆爷非常高兴。纪晓岚回到家,和朋友说起此事,朋友说:你这个下联工整是工整,但缺了些意境,何不对“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纪晓岚心悦诚服。

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和上联的“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一样,也是正反读出来都一样的回文。类似的文字游戏,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之中。相比于汉字的精炼和富含意境,拉丁文字胜在字母拼写多样,所以更容易构造出以字母为单位的回文句子,比如英语中的Madam, I’m Adam(女士,我是亚当),又比如荷兰语中的Mooi, dit idioom(好棒啊,这个成语)。

日语虽然不属于拉丁语,但它有着强烈的拼音文字特征,如果以假名为单位,日语的回文同样可以很精彩。比如“新幹線沿線監視”,如果写成平假名,就是しんかんせん えんせん かんし,可以看出,这串假名是一个以正中那个え为中心对称的回文。又如年终时新年快乐的祝福语“年末つまんね”,写成平假名就是ねんまつつまんね,同样是一句回文1

7e11508a-l

让我们回到数字。

在非负整数中,我们知道有些数是回文数,比如8,55,12821等,更多的数则不是回文数,比如45,1436721等。

在回文数中有一个特别的数,它由2个1、3个6和26个0组成,即1000000000000066600000000000001,这个数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既是回文数,又是质数,它长达31位,是如此的对称,却没有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的其它因子。因为这个数的中间有个666,所以它被称之为贝尔芬格质数(Belphegor’s prime),贝尔芬格是西方文化中一个以“懒惰、好逸恶劳”著称的恶魔。

对于那些非回文数,人们发现,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表示为三个回文数之和。这个论题看上去非常简单,任何会多位数加法的小朋友都可以验证;但实际上这个论题的证明非常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长达近40页的论文原文2

下面,我们来尝试证明对于所有小于1000的自然数该论题是成立的。这里,我们用abc来表示一个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为数字a、b和c的三位数。

1)很显然,对于所有的一位数来说,它们自己本身就是回文数,所以对于任意一个一位数a来说,可以有a = a + 0 + 0,其中a和0都是回文数。

2)现在考虑两位数。

2.1)小于11的两位数只有1个:10。10可以表示为3个回文数之和,比如10 = 9 + 1 + 0。

2.2)大于10的两位数中有11,22,33……99一共9个回文数,各个回文数之间相差11。如果这个两位数本身就是这9个回文数之一,那么类似于一位数1),可以有:aa = aa + 0 + 0。

2.3)如果大于10的两位数ab不是回文数,那么它一定位于上述9个回文数中连续两个回文数之间,且和较小的那个回文数之间相差1-10。以38为例,它和33相差5,所以可以有:38 = 33 + 5 + 0;又以87为例,它和77相差10,所以可以有:87 = 77 + 9 + 1。

我们注意到,2.3.1)只有当十位数比个位数大1时,比如87,54或者32,这个两位数的加和形式才需要3个非零回文数;2.3.2)对于其它两位数,比如38,71或者45,其加和实际上只需要2个非零回文数。

两位数得证。

3)对于三位数abc,我们考虑a和 b的大小关系。

3.1.1)在a <= b的情况下,如果同时a <= c,那么我们可以有abc = aba + (c-a) + 0,其中c-a是一个0-9区间内的一位数。以368为例,368 = 363 + 5 + 0。特殊地,如果a = c,那么aba = aba + 0 + 0。

3.1.2)在a <= b的情况下,如果同时a > c,那么我们可以有abc = a(b-1)a + (10+c-a) + 0,其中10+c-a是一个1-9区间内的一位数。因为a <= b,a >= 1,所以b >= 1,b-1 >= 0,所以这里不存在百位上借位的问题。以110为例,110 = 101 + 9 + 0。

3.2)在 a > b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将abc分解成为一个三位回文数和一个两位数,即abc = (a-1)9(a-1) + (11+10b+c-a)。因为a > b,所以b <= 8,有(11+10b+c-a) < (11+10b+c-b) = 11+9b+c <= 83+c,所以(11+10b+c-a)一定是个两位数。以867为例,867 = 797 + 70。又以952为例,952 = 898 + 54。

3.2.1)如果(11+10b+c-a)这个两位数不属于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的情况,那么根据2.3.2)的结论,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成为两个回文数之和,加上(a-1)9(a-1),即abc可以表示为三个回文数之和。以867为例,867 = 797 + 70 = 797 + 66 + 4。

3.2.2)如果(11+10b+c-a)这个两位数属于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的情况,那么我们将(a-1)9(a-1)改写为(a-1)8(a-1),这样剩余的数将比原来的二位数大10,从而不再属于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的情况,进而可以表示成为两个回文数之和。以952为例,952 = 898 + 54 = 888 + 64 = 888 + 55 + 9。

如果原来的二位数为98(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存在),那么新的剩余数为108,也可以表示成为两个回文数之和,即99  + 9。

三位数得证。

三位数以上的构建方法就比较复杂了。有人根据论文2中的算法,编了一个比较酷的网站3,你只须输入心中想到的任意一个自然数,网站将给出三个回文数,它们之和正好是你输入的那个自然数。

19-03-2019 4-04-08 PM

参考出处:

题图来源:https://www.reddit.com/r/comics/comments/afn8fu/palindrome_smart_rams_oc/

  1. https://withnews.jp/article/f0181226004qq000000000000000W00o10101qq000018559A
  2. http://matematicas.uam.es/~franciscojavier.cilleruelo/Papers/three%20palindromes%20are%20enough%20-%202016-.pdf
  3. http://somethingorotherwhatever.com/sum-of-3-palindromes/

请叫我中文名

年底将近,上海写字楼里的那些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家乡,名字又变成了桂芳、翠花、秀兰、大强、二饼、狗剩。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不过下面我要说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事儿。

准确地发出中国人的姓名,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确实有难度,尤其以j、q、x这三个声母开头的音,据说头一次碰到的欧美人无一能够念对。因此,上海写字楼里的那些白领们才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字。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代号,为了交流的方便,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中文名字都具有这样的挑战性,比如大家熟知的李雷和韩梅梅,他俩的名字相信99%的老外都能准确地把握。因此,留学或者移居海外的不少朋友依然在生活中使用着自己的中文名字,包括我自己。

然而,常在河边走,难免不闹笑话。

1

这位朋友的老公叫Wei,这个名字对老外来说没有难度,甚至可以发得很标准。可是,同事发得标准反而差点让他跪了搓衣板,怪荷兰同事啰?

我有两个中国同事,一个叫Zhen,比利时同事经常把这个音发作zen,我努力讲解过多次平舌和卷舌的区别,未果,只好作罢。每次听到他的名字,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丝禅意。另一个同事名字以j声母开头,不过他早就用了英文名Jeff,反而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误解。

在根特住的时候,有个朋友叫Yingjie,她的比利时朋友们管她叫“小鸭子”。不得不说,这是我听过的最信达雅的中文名字翻译,因为荷兰语中小鸭子eendje和中文Yingjie的发音相似度至少高达95%,真是神翻译!

简书上有位朋友,她的名字叫Cao Qinxin。尽管q字难发,她仍然坚持使用自己的中文名,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

2

现在她住在德国,我觉得她应该使用音标Tsao Tsinsin才好,虽然略微带了些台湾腔。

不少老外知道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尽管如此,马大哈们还是经常弄混淆。有些细心体贴的老外和中国人头次见面会确认一下:哦,三是你的名,张是你的姓,好的好的。根特那个编程牛娃的妈妈姓Lan,名叫Lan,虽然不是同一个字,但以拉丁字母书写姓名就成了Lan Lan。这个名字困惑了不少细心体贴的人,倒是方便了马大哈们。怪细心啰?

要说中文名字带来的困惑,我认识的朋友中莫过于Suo Nan了。Suo Nan曾经在日本留学,老师问她的名字,她一一作答,回答无误,却让老师很崩溃。

– あなたの名前は何ですか?

– ナンです。

– 何ですか?

– はい、ナンです。

– そうですか?

– はい、ソーです。

致命车道

像往年一样,著名的出版社Van Dale在年底公布了今年的荷兰语年度词汇。在比利时的弗兰德斯,moordstrookje被选中为2018年的年度词汇,得票率高达21%。

荷兰和比利时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运动是比利时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同时,自行车也是比利时人短程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所谓moordstrookje,指的是机动车道两旁用虚线划出、或者用红漆涂出的自行车车道,一般称之为fietsstrook。但因为其距离机动车道非常近,而且部分自行车道还属于自行车和机动车的混行区域,不少骑车人在这种车道上遭遇交通事故,甚至因此失去生命,因此,人们也把这种自行车道叫做moordstrookje,直译过来就是“谋杀车道”,或者“致命车道”。

Fietsstrookje_N139_Arendonk-Reusel_2012

常见的以虚线划出的自行车道1,男孩的亲人在道路旁的树上悬挂照片和T恤衫,在树下摆放鲜花,纪念因此处发生的严重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男孩,并给过往的机动车司机和骑行人一个安全警醒。

今年,致命车道荣登年度词汇榜首,由此可见公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忧虑。

比利时的自行车道有多种形式,一种是铺在路基之上,和机动车道相对隔离的自行车道,这种自行车道一般和人行道功能重合,对于骑车人来说相对安全。

vrijliggendfietspad

与机动车道分离的自行车道2

另一种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毗邻甚至共用,即所谓的致命车道。这种自行车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虚线划分的自行车专用道,理论上机动车不允许驶入该虚线区域,但在靠边停车和转弯时机动车不得不穿过该区域,给骑车人带来危险。

16066948268_5768f7c2e2_b

上图3中可以看到,前方停靠的车辆占用了部分自行车道。

致命车道的第二种,即所谓的“自行车建议车道”(fietssuggestiestrook),该车道由红色或者其它颜色的油漆在道路上标出,在法律上并不属于自行车专属道路,只是“建议”的自行车骑行区域,所以实际上它是机动车和自行车混行的区域。对于骑车人来说,这种自行车道是最为致命的。

DIGITAL CAMERA

上图4中,左侧自行车建议车道完全被停靠的汽车占用,因为不属于自行车专属区域,所以这种停靠并不违规;但是因为自行车道被占用,骑车人不得不通过道路中央的机动车道绕行,这给骑车人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根据统计5,2016年比利时共有670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其中自行车骑车人81人,占12%;2017年比利时共有615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其中自行车骑车人80人,占13%。此外,还有大约2%-4%的助动车死亡事故。

从骑车人的方面来说,自身的安全措施也非常重要。比利时地处高纬度,在冬天的几个月中夜长昼短,道路能见度比较差。因此,比利时的交通法规中明确要求自行车必须具有前后两盏车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骑车人必须使用车灯,违反此规定的骑车人可能面临55欧元的罚款。

除了车灯以外,尽管没有硬性规定,骑车人还应该穿戴黄色反光背心,这不是让他去占领香街或凯旋门,是为了提高骑车人的可见度,让他更容易被机动车司机所发现。如果后座上捆有书包等行李,还建议在行李外包裹反光套。同时,在胳膊上戴上反光箍套或者穿戴反光手套,可以让机动车司机更容易发现骑车人的转弯手势。

fietser-in-het-donker

黑暗中安全的骑车人(前)和危险中的骑车人(后)【6

此外,佩戴自行车头盔也将大大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在法国,12岁以下的儿童骑车时必须佩戴头盔;在比利时,尽管目前对佩戴头盔并没有具体的要求,相关的讨论建议像法国一样实行强制性的头盔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延长到16岁或者18岁。

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我女儿每天也骑车上学,来回14公里,所幸的是大部分路段都是与机动车道隔离开的自行车道。尽管如此,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还是希望交通部门能够以此年度词汇为契机,认真考虑和改善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性,减少悲剧的发生。

参考出处:

  1. https://www.nieuwsblad.be/cnt/rq3pt19b
  2. https://www.cdenv.be/kopstuk/dirk-de-kort/nieuws/budget-voor-nieuw-fietspad-brasschaat-wuustwezel/
  3. https://www.flickr.com/photos/76862763@N02/16066948268
  4. http://ft.bbforum.be/de_avonturen_van_een_fietser_op_het_stationsplein_-t683-9.html
  5. https://statbel.fgov.be/nl/themas/mobiliteit/verkeer/verkeersongevallen
  6. https://www.fietsenloix.be/slim-op-de-fiets/119-zien-en-gezien-worden-op-de-fiets

吃好!喝好!

aBMVCWSU

在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同事们约在饭店吃饭,吃之前会说一句smakelijk,举起杯来会说一句gezondheid,用咱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吃好,喝好!

虽然这两个词的字面意思分别是“(祝你)吃得香”和“(祝你)健康”,但实际上在餐桌边它们的作用更类似于日语中的いただきます——只是告诉对方“我要开动了”,说完这句便可以该吃吃,该喝喝了。

虽然世界上说荷兰语的人口不多,但每个人在开动之前说的话不尽相同。语言网站Taalverhalen曾经在2016年对荷兰和比利时弗兰德斯的居民做过小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地区这两句祝词存在着近十种不同的说法。

Smakelijk_kl-1024x998

荷兰语中不同的“吃好!”。1

对于“吃好”而言,弗兰德斯最常见的说法是smakelijk,荷兰最常见的说法是eet smakelijk,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即“(吃得)香”和“吃得香”,它们的变体还有smakelijk eten和laat het smaken,意思和smakelijk完全相同。

和smakelijk/smaken相比,lekker也可以用来表示“好吃”的意思。不过在饭前祝词中,只有荷兰北部的弗里斯兰人才会说eet lekker或者lekker ite(弗里西语),在荷兰的其它地区和比利时,人们几乎不会这么说。

在荷兰的某些地区,人们还会说eet ze。部分比利时人和荷兰人也会说来自法语的bon appetit,对于居住在西弗兰德斯省的人来说,饭前说这句“胃口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Toosten-1024x997

荷兰语中不同的“喝好!”。1

“喝好”的方面要更复杂一些。在荷兰,最常见的是proost,和德语中的prost同源,但据称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也有很多人会直接使用英语里的cheers来祝酒,和proost相比,cheers显得更现代一些。

在弗兰德斯南部,除了使用荷兰语词汇gezondheid以外,人们还常常会用法语中的santé,同样是“祝健康”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和地理上的远近无关,santé这一用法也流行于荷兰的某些地区。和健康祝福有关的变体还有op je gezondheid(为了你的健康),op het goed leven(为了美好的生活),op 后面直接加对方的名字(为了xxx的健康)等等。

Lechaim和tsjoch都只有荷兰人用,lechaim或l’chaim源自于希伯来语,l’chaim op het leven意思是“为生活干杯”。Tsjoch则是弗里西语里的祝酒词。

Schol/Skol是意思上最接近于中文“干杯”的荷兰语祝酒词了。Schol更常见于弗兰德斯,skol更常见于在荷兰。Schol这个词来源于北欧丹麦语、瑞典语和挪威语中的skål,直译是“碗”的意思。弗莱芒人说schol,大有维京人大碗喝酒的意境,但实际上对方并不是让你喝干,你多少喝上一口就行了。

Tsjin或者tsjin-tsjin也很常见,尤其在安特卫普和布拉邦地区,这个词在法语中写成tchin tchin,发音类似于中文的“亲亲”,第一次听人这么说还挺难为情的——喝酒就喝酒呗,咱俩又不是很熟……

后记:

朋友们的评论集中在“亲亲”上。

有科摩罗的朋友讲了一个笑话,因为法语中tchin和Chine(中国)发音很像,所以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话说在一酒会上,中科双方把酒言欢。科方举杯敬酒说:tchin tchin。中方以为科方在致敬中国,那咱也回敬吧。于是中方举杯说:Comores Comores。

另外一个比利时的朋友指出,意大利人祝酒也说Cin cin,还说这个音大概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欧洲的,其源头是餐桌上中国人说的“请,请”。我特地查了一下,这种说法还真不是杜撰出来的。根据法国国家文本和词汇资源中心(CNRTL)的词条解释,tchin tchin来自于tsing tsing,而后者就是“请”的意思,这个拼写来自于中国广东地区的洋泾浜外语和中文的混杂。

最后,有会日语的朋友指出,在日本喝酒要说“乾杯”(かんぱい),千万不要说“亲亲”,切记切记!

参考出处:

  1. http://taalverhalen.be/minionderzoekje/toosten-feliciteren-smakelijk/

见字生音

be7495eeb39a4e388e4258aae36b96e4499ef0d8

一、

前几天吃晚饭时,多多转述她同学的爸爸经常在房间内“dù来dù去”。我楞了一下,不过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是会写“踱”的,也明白这个字的含义,只不过因为形声字见字生音,便以为踱和度是同音,说成了“dù来dù去”。

我笑着说:其实你也没有说错,度字是多音字,也有duó的说法;只不过渡河、镀金都随了dù,偏偏踱步随了duó。

二、

昨天下午看球,群里几个老杈杈无意中提起了唐蒙。一朋友说他最受不了唐蒙解说时一定要播报球员的全名,碰到西语球队,开场介绍还没说完上半场就要结束了。

大家都笑了。

我倒是想起了唐蒙关于旺热的一段旧事。

无疑,唐蒙是反对见字生音的。在国内体育媒体普遍用英语发音来翻译人名的大潮中,唐蒙能够溯本清源、坚持用球员或者教练的母语发音来进行标注和称呼,这bigger在当时是很高的。

比如,新华社通稿中把法国球员Henry叫做亨利,唐某人坚持在转播中叫他迪埃里·昂立;把Zidane叫做齐达内,唐某人纠正为齐内丁·齐丹。不少人说唐蒙装,我觉得这其实还好。

直到有人说,在旺热这个名字上唐蒙装过头了。

阿森纳教授Wenger这个姓在法语中的发音类似于“旺热”,唐蒙这么说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唐黑们很快指出,Wenger出生于斯特拉斯堡,这是传统的德法双语地区,何况Wenger的父亲在二战中还参加过苏德战争,所以Wenger这个姓应该按照德语来发音,叫做温格。

究竟是该叫温格,还是该叫旺热,最后也没有个定论,唐蒙的旺热也就成了件旧事。

三、

另有一件旧事,也很有意思。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说柯南道尔的Holmes之所以被翻译成“福尔摩斯”,是因为林纾是福建人,f和h不分。

这就有些地域黑了。就我所知,福建人经常会把f发成h,比如把“福建”说成“胡建”,但却很少把h发成f。这一点和我大弗兰人正好相反,我们经常把h发成f,比如“祖国的发朵”,但一般不会把f发成h。

Holmes被翻译成福尔摩斯而不是霍尔摩斯,这个锅甩不到福建人头上。

更何况,林纾的长处是文言文,他根本不懂英文,林纾的翻译基本上靠懂外语的朋友口述,他自己再进行删节和加工,进而形成文言的章回体小说。

郭延礼在《近代翻译侦探小说述略》一文中对“福尔摩斯”的由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根据他的考据,柯南道尔的这部小说最开始在1896年被张坤德翻译引入中国,书名为《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可见首译时h的发音还是很准确的。1901年,黄鼎、张在新在《泰西说部丛书之一》中将Holmes翻译成“休洛克·福而摩司”,这是f发音的第一次出现。而林纾的翻译本《歇洛克奇案开场》已经是1907年的事情了。

由此,林纾不是第一个将Holmes翻译成福尔摩斯的人,这个音译上的差错也和福建人无关。

四、

法语也好,英语也好,都是外语中的大语种,所以像旺热和福尔摩斯这样的公案会有人跟进,争论和分析越多,我们就离真相越近。

小语种,就不一定有人在乎了。

世界杯如火如荼的这几天,女排国家联赛决赛也在南京举行。前几天看了场荷兰女排和中国女排的比赛,比赛内容不作评价,但体育媒体对荷兰人名字的翻译却槽点多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国内媒体不懂荷兰语中ij和tje的发音,拿英文发音生搬硬套,见字生音,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朱婷在瓦基弗银行队的队友、荷兰队主力接应Lonneke Slöetjes,媒体翻译成“斯洛特耶斯”,还给了一个缩写版昵称叫“耶斯”。其实,在荷兰语中tje这个音节是整读成“切”的,并不会分开为“特耶”,所以正确的发音应该类似于“斯鲁切斯”或“斯洛切斯”。

又比如荷兰队的主攻手Anne Buijs,在电视转播中被称作“布依吉斯”,这个错误就更大了。荷兰语中ij是个双元音,有时候也写作y,发音类似于“艾”。所以Buijs这个姓氏不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发成“布依吉斯”,它的荷兰语发音应该类似于“博斯”或“拜斯”。

这种见字生音的谬误在体育界很常见,很多错误的发音甚至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比如荷兰足球的标志性人物Johan Cruijff,因为ij和y的写法是等同的,在英语中他的名字也被写成Johan Cruyff,所以在咱中文媒体中他就被翻译成了“克鲁伊夫”,其实他的荷兰语发音更接近于“克莱夫”或“克劳夫”。

类似的例子还有阿贾克斯、克鲁伊维特、里杰卡尔德、博格坎普……整个荷兰足球简直就是部“见字生音大词典”。

五、

大陆和港台在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上经常会出现不同版本,比如里根和雷根,又如特蕾莎梅和文翠珊。这些不同的版本的出现一般是因为两岸三地所使用的语言和翻译习惯上存在差异,比如粤语中“文”和“万”都是闭口音m,所以May被翻译成“文”,Maxell 被翻译成“万胜”也并无不妥。

真正的见字生音谬误是只看文字拼写,不考虑文字对象的实体,不去考证其语言和文化背景,生搬硬套,从而贻笑大方。见字生音的翻译有时候不仅仅会生出个音,还会凭空生出个意来,比如著名的“常凯申将军”。

算了,还是安心看球吧。今天晚上,赫尔瓦茨卡对丹马克呢。

医生和博士

doctor

刚开始学荷兰语时,有几个单词我分不大清楚,就自己编排了一个句子:

Mijn dochter is dokter met een titel ‘doctor’. 我女儿是有着博士头衔的医生。

就这样,总算把dochter,dokter和doctor给分清楚了。

有趣的是,说起“医生”和“博士”两个概念,荷兰人也许是分得最清楚的西方人。在西方主要语言中,这两个概念大多混用于同一个单词,只有荷兰语把它俩完全分开,医生叫dokter,而博士叫doctor,尽管发音非常相似,但拼写上却是井水不犯河水。

在荷兰,如果你收到一张名片,对方的头衔用的是“dr.”,那么毫无疑问,这个dr.是doctor的缩写,指的是对方的最高学历是博士。荷兰人对dr.的使用非常严格,没有博士学位的医生是不能够随便给自己加上dr.的头衔的,据说乱用的人还有可能招来法律上的麻烦。

其实,荷兰语中表示“医生”的同义词还有不少,比如arts,又比如geneesheer,前者常见于组合词,比如家庭医生huisarts,皮肤科医生huidarts,后者则更常见于老式的荷语和书面语。从使用的频率上来说,dokter和arts在平时生活中用得多一些,geneesheer多见于专业书籍。

有意思的是,在同说荷兰语的比利时弗兰德斯地区,人们对dr.的使用要灵活得多,不少没有博士学位的医生也会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dr.”,表示自己医生的身份。所以在弗兰德斯,当你看到dr.的缩写,它有可能是指博士doctor,也有可能是指医生dokter。

荷兰人对弗莱芒人在使用“dr.”这个缩写上的随意表示很不屑,他们认为弗莱芒人多少是受了南边邻居的影响,因为在法语中,docteur既可以表示“医生”也可以表示“博士”。其实,如果再往四周看看,英语中的doctor,德语中的Doktor,西班牙语中的doctor,意大利语中dottore,都包含了“医生”和“博士”两个意思,弗莱芒人受到了谁的影响,还真不好说。

在用同一个单词表示“医生”和“博士”这个事情上,日耳曼语系和罗曼语系表现出如此统一的步调,这实在不是一件常见的事情。

如果溯源到拉丁语,博士doctor的原意是“教师”的意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具有传授知识能力的人”,doc这个动词词干表示“教,演示”,在英语中还有document,docent等衍生的词汇。而在拉丁语中,医生叫做medicus,和博士doctor并没有任何交集。

那么,医生和博士这两个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搅和在一起的?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大贤们最主要的哲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研究自然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而自然哲学也几乎是当时知识范畴的全部。自然和哲学两个概念,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代表了科学的最高境界,这两个概念一直延续至今,直到现在英语系的国家中都把博士称为PhD,全称Doctor of Philosophy,即“哲学博士”。而在德国及某些欧洲国家,博士被缩写为Dr. rer. nat.,拉丁语全称doctor rerum naturalium,即“自然博士”。这两个称号,大有向希腊群贤们致敬之意。

到了中世纪的十二世纪,最早的大学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出现。这些尚处于雏形中的大学在教会的组织下一般设立四个学院,其中一个学院负责基础的通才教育,包括文学、艺术、数学、自然等基本学科,当学生完成了通才教育以后,他就可以选择进入神学、医学和法律这三个高等学院中的一个;当学生完成了高等学院的学业,他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神学博士、医学博士或法学博士的学位——因为,此时他已经具备了传授他人知识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doctor。

到了后来,人们认为基础学院的通才教育涵盖了来自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内容,沿着通才教育的方向,学生也能够达到传授他人知识的水平,因此,沿着这个方向读出来的学生最终可以获得自然或者哲学博士的头衔。

在英语文献中,神学博士D.D.( Doctor of Divinity)和法学博士L.L.D. (Doctor of Laws)最早出现于1675年,医学博士M.D. (Doctor of Medicine)出现于1755年,而现在最流行的哲学博士PhD则出现于1869年。

因此,相比于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的概念出现得更晚一些。

长久以来,一个人要成为一名医生,他必须先获得医学博士的学位,因此在不少语言中,doctor就同时包含了“医生”和“博士”两个意思。但这种情况在后来发生了变化,不少没有医学博士学位的人也能行医,成为一名合法的医生,在不同语言中也出现了来自于不同词源的“医生”的同义词,比如荷兰语中的arts和geneesheer,法语中的médecin,英语中的physician,但这些都没有妨碍doctor这个词作为“医生”和“博士”双重内涵的载体。

荷兰语除外,因为它把“医生”叫做dokter,而把“博士”叫做doctor。

其实在中世纪,和其他欧洲人一样,荷兰人也把doctor这个词同时用于“医生”和“博士”。Woordenboek der Nederlandsche taal词典记载,1576年的文献中doctor就有医生的意思,当时古荷兰语中的医学博士被称为doctoor in medecynen。后来根据荷兰语的发音规律,非重读的最末音节不能是长元音,以及拼写中c转为k的习惯,doctoor这个词在近几个世纪中逐渐分别转化为doctor和dokter两个词,doctor仍然表示“博士”,而dokter用来表示“医生”,尤其是不具有博士学位的医生。

这也是荷兰语中dokter这个词的由来。

Facebook-2b2d5d

I’m a Doctor of Fine Art.1

参考出处:

  1. https://me.me/i/photoshop-facebook-wells-pharmacy-156769

 

最不受欢迎的荷兰语单词

去年,“动物友好型肉”diervriendelijk vlees当选为弗兰德斯区最不受欢迎的荷兰语单词1。一晃又一年,分别位于莱顿和鲁汶的荷兰语研究所(Het Instituut voor de Nederlandse Taal)主持的该项评选于本周四又开始了今年的投票。

所谓“最不受欢迎的荷兰语单词”,就是荷兰和比利时弗兰德斯地区说荷兰语的民众投票选出的最令人讨厌的荷语单词。一般在每年11月底,荷兰语研究所便对社会开放提名,人们通过网络和信件提交自己心目中最不喜欢的单词。在此基础上,研究所分别为荷兰和弗兰德斯地区列出两个榜单,每个榜单有10个候选词,人们再通过网络、信件、电台、电视等渠道投票,在一周内选出本年度最不受欢迎的荷兰语单词。

今年的投票已经于周四开始。弗兰德斯区的候选单词为以下十个:absoluut,comfortzone,dagdagelijks,eigenlijk,groentjes,ik heb zoiets van,leuk,me-time,naar de toekomst toe和super。其中有一些前几年的“老面孔”,比如groentjes,ik heb zoiets van,absoluut,leuk等,它们已经常年出现在这份不受欢迎的单词榜单上。

每个单词上榜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groenten意思是蔬菜,groentjes是小词化的蔬菜,提名者认为groentjes这个词只是小孩子在饭店里的常用语罢了,成年人说这个词味道怪怪地。

1011wetwafwafkama

弗莱芒人在聊天时常常会用ik heb zoiets van起个头2,类似于中文中的“我觉得吧”,“个人认为”,但不少人认为这个起头完全是多余的,大可以不用绕圈子,直接说出你想说的话就行。

又比如absoluut,当弗莱芒人在聊天时对对方的说法表示认同时,一般会用inderdaad(确实)和absoluut(绝对的),批评者认为过度的使用absoluut会让人们不再会简单地用ja(是)来回答。

再比如leuk,常用于表示非常好。身边有不少人不喜欢用这个词,认为这个词是典型的北荷兰语,过于普通和平常。表示美好、棒极了的词很多,比如fijn,mooi,prettig,knap,fraai,uitstekend等等,为什么说啥都用leuk这个稀松平常的词来形容呢?

那些新上榜的词也很有意思。比如dagdagelijks,dagelijks本身就是表示“日常地”,在这个词前面再加一个dag,难道表示dagdagelijks比dagelijks更加日常?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这个词的始作俑者肯定学习过中文,从“天天向上”、“日复一日”这样的成语中得到了灵感。

又比如super,等于咱口语里的“超级”,super goed超级棒,super mooi超级美。吐槽者提名super,理由是“现在什么东西都说super,而我只加super汽油”。一般加油站提供两种汽油,95号欧标汽油和98号super汽油,吐槽者的意思是super这个词现在被滥用了,生活中真正super的只有98号汽油。

再比如me-time,“自己的时间”,“一个人想静静”,不喜欢它的人们认为这就是个英语单词,而且语气傲慢,说起来好像这人一直在为别人忙没有一丝自己的时间似的。

和弗兰德斯地区的版本相比,荷兰人提名产生的评选榜单则有些不同,这份榜单的十个候选单词分别为:duurzaam,een stukje,eigenlijk,genderneutraal,in je kracht staan,loverboy,papadag,shinen,soort van和super。这里只有eigenlijk和super两个词和弗兰德斯大区候选单词相同。

有意思的是duurzaam(可持续的)这个高大上的单词也已经开始被人们所唾弃了,它被认为是个“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垃圾概念”。有时候,概念本身是个好东西,但如果滥用过度,实现过程中负面新闻过多,那这个概念的内涵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从正面走向负面。

DPTTSxnXcAAJy_6

Genderneutraal指的是“中性”,“性别无差别对待”。以前人们用unisex这个词来表示这个概念,比如男女宝宝通用童装,男女共用厕所3等,新词genderneutraal和unisex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含义,并且gender是一个英语单词,neutraal是一个荷兰语单词,提名者认为这个英不英荷不荷的单词“实在是一个丑陋的组合”。

Papadag可不是“父亲节”,它指的是荷兰职场上的年轻爸爸们可以享受的一种福利,类似于父母假(ouderschapsverlof),奶爸们可以在一周中的某一天选择在家照看小孩,妈妈们则得以重新逐步回到工作中来。父亲照看日被认为是父母双方平等养育子女的一部分,之所以被吐槽,并不是因为这个规定不好,而是妈妈们认为娃爸在任何时候都是娃的亲爸,平时也应该承担看娃任务,不应该仅仅局限在papadag这一天。

Papadag

话说,奶爸单独带娃,妈妈们真的放心吗?4

对英语单词荷兰语化的吐槽还存在于shinen这个词上,荷兰语中本有schitteren和stralen表示“发光”、“照耀”的意思,提名者认为shinen完全就是英语单词shin加上荷兰语动词词尾-en而造成的新词,发音上也没有schitteren和stralen好听。

投票将持续到下周三夜间结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以下网址投票:http://wegmetdatwoord.org/。下周四,荷兰语研究所将公布哪个单词当选为本年度最不受欢迎的荷兰语单词——当然,这个投票只是为大家的吐槽提供一个平台,当选的单词并不会因此而从荷兰语词典中消失。

后记:

12月7日,评选揭晓。有意思的是本文选用的两张配图双双当选:28%的弗莱芒人把选票投给了ik heb zoiets van;43%的荷兰人投票给了genderneutraal。

参考出处:

  1. https://sqr5.wordpress.com/2016/12/09/%E5%8A%A8%E7%89%A9%E5%8F%8B%E5%A5%BD%E5%9E%8B%E8%82%89%EF%BC%9F/
  2. https://www.nrc.nl/nieuws/2012/11/10/iedereen-heeft-zoiets-van-1172160-a399338
  3. https://twitter.com/hashtag/genderneutraal
  4. http://www.love2bemama.com/2015/12/04/papadag-bestaat-binnenkort-nog-wel/

无始鲁隐和乌焦巴弓

今年五月份回老家湘潭,和小学同学聚会时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在聊天时已经习惯于在湘潭话和湘普之间自由地切换。我开始很不理解,后来经同学点拨,这才明白这是普及普通话带来的现象。

同学介绍说,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讲的湖南方言大多还是比较标准的。不过,改开以后人口流动性大了,出门办事碰到其他县市来的人只能通过普通话交流;等孩子上了学,学校要求普及普通话,但老师教的普通话不够地道,孩子的湖南方言又不让说,久而久之家长反而被带着说湘普。湘普成了工作中、生活中唯一的默认语言,因此老同学在聚会时才会下意识地时不时冒出一口湘普来。

在湖南,尤其在长株潭地区,不少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在单个单词采用普通话发音的同时,在句子声调的变化上仍然保留了湖南方言语句的特点,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洋不洋、土不土的“新语种”,大名“湘普”,俗名“塑料普通话”。其“塑料”的定义,大概指这种普通话是易变形的廉价品种,并不正宗。

11820705_104918073193133_690555710_n

“我们港滴长沙话是塑料普通话。”1

湘普的起源固然和湖南方言传统的语音语调有关,但它不仅仅只是带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话。

湘普得以流行于湖南、闻名于全国,和芒果台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某热播节目几十年下来不遗余力地用塑料普通话活跃节目气氛,使得湘普成为了湖南人的另一张名片。此外,上过春晚的奇志大兵的相声中,奇志用的是普通话,大兵用的是湖南话夹杂湘普。在一期采访中大兵解释说,相声中使用湘普这一创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出了湖南,没有多少观众能听的懂湖南话;而全用普通话的话,那些段子又会失去很多韵味。大兵也没想到,这口湘普让他的相声走上了春晚,走向了全国。

普及普通话属于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对此并无异议;作为普及普通话过程中邯郸学步的产物,湘普在现实人群的语言选择中胜出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不过,随着普通话(湘普)的推广,传统湖南方言的弱化和退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和普及普通话似乎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现在,长沙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中有相当比例不会说长沙话,也说不好标准普通话。在芒果台的某档明星和小学生互动的真人秀节目中,小学生们说的普通话全是湘普,少见能够做到发音标准、语调正常的孩子。更为可惜的是,其中还有不少孩子不仅不会说长沙话,也听不懂长沙话,比如下面这个“呆滞”,长沙话里读ngai chi,小朋友以为说的是“牙齿”。

Untitled

真的蛮可惜。因为一口湘普,我们的后代不再懂得“霸蛮”,体会不到“韵味”,还会不会“硬扎”?当然,即便不懂这些词汇,孩子们也可以学会努力和坚持,体会到那种舒服和惬意,也可以很厉害、很给力,但他们已经理会不到那种方言带给我们特有的意境了。

小时候厨房里炖着好吃的,孩子们跑过去想解解馋,爹妈就会说:莫揭盖子,还冇十六影咧。老长沙人说一件事情还没有开始,没准备好,会说mao si lou yin,正字是“无始鲁隐”。这个词别说小朋友,就算是现在的小鲜肉或者小夫妻这个年龄的朋友估计都已经不懂了。

无,就是冇,还没有;始鲁隐,意思是从鲁隐公开始。孔子所作之《春秋》起始于鲁隐公元年,所以一般史学家把春秋的开始定在鲁隐公元年。明代徐树丕在《识小录》中“春王正月说”条中写道,

或曰:“何以始鲁隐也?”曰:“鲁隐之始,平王之终也。周之不兢自平王始也,宗周之业基于丰镐,而东迁雒邑,宗周之重失矣。”“然则何以不始于平王之初年也?”曰:“周虽东而君子尚冀其反于西也,故迟之以岁时至平王之终,曰:无冀矣。故《春秋》于是作也。”

意思是,为什么春秋始于鲁隐公呢?是因为鲁隐公三年周平王死了。东周的开始源于平王,周的衰败也始于平王东迁。为什么不把春秋定在平王元年呢?因为东迁之时东周君臣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国都迁回丰镐,直到平王死了才断绝了迁回的念头。

这一段典故,远非一句“还没开始”能够涵盖。

23

春秋,始于鲁隐公,终于鲁哀公。2

小的时候煮饭没有电饭煲可用,用的是一般的铁锅或者铝锅;要是火候到了却忘记关火,那整锅饭就要被烧糊,“乌焦巴弓,冇办法呷哒”。

乌焦巴弓,意思是用火过猛,烧得一团墨黑。乌焦巴弓用于形容烧黑的东西是非常恰当的,乌就是黑的意思,焦是烧焦成炭,巴有干巴的意思,比如锅巴,弓则是指烧焦的形状,缩在了一起。有意思的是,乌焦巴弓这一说法来自于百家姓,乌、焦、巴和弓各是一个姓,四个姓在百家姓中前后连在一起,排名分别为221到224位。

用乌焦巴弓形容烧黑的东西这个用法早在元代就有,施惠在戏曲《幽闺记》中写道,

浄云:“我拿了一张草荐,把病人放拉当中,两头点起火来一烧,竟烧了《百家姓》上一句书出来。”末云:“那一句呢?”浄云:“烧得他乌焦巴弓。”

5d6034a85edf8db1f5431eb90023dd54574e74f9

现在小朋友也许会说“忘记关火,东西烧黑了”,却哪里还会知道这乌焦巴弓四个姓?

方言的消亡和语言的趋同或许是一个历史趋势,在这个趋势之下我们终究无法避免父辈们口中那些熟悉的音调渐行渐远。不过,作为湘方言的见证者,我们是不是也能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些努力?

我曾经憧憬,以后哪一天带着孙辈出门买菜,他/她会唱起那首《月亮粑粑》;只是,这种可能性看起来微乎其微。

一想到这,内心中满是冷火秋烟。

参考出处:

  1. http://www.imgrum.org/user/hannahzhao0124/5017149/1095176329942375381_5017149
  2.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2/7d/c0.html

魔鬼辞典

今年2月,Instagram上的一个叫HipDict的帐号火了1。HipDict,直译起来叫做“时髦辞典”,它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条,而这些看似荒诞的解释却往往能让我们莞尔一笑,拍案称赞:这才是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啊!

i1

“你不知道啊?”:一种社交中可被接受的、骂人傻瓜的方式。

i2

“秘密”:你告诉所有人不要告诉别人的事情。

i3

“欧,酷”:我真没觉得有啥。

i4

“工程师”:假设你在公园里碰到个骑车的妹纸,她把衣服脱光后朝你大叫:“拿走你想要的东西吧!”如果你把车骑走,你肯定是名工程师。

i5

“上床睡觉”:笔记本关机,然后躺床上玩手机。

i6

“同义词”:当另一个词你不会拼时使用的词。

HipDict的前身叫8Dict,2016年9月开始改名叫HipDict。依靠网友们的踊跃投稿,HipDict目前累积了大约2200个词条,而且它的单词量仍在增加之中。

无独有偶,前几天网络上出现了一部中文的HipDict,从与时俱进和幽默风趣两个方面来比较,GQ实验室2出品的这部中文“辞典”一点儿也不输给上面的英文HipDict。虽然GQ的辞典只收录了区区16个词条,但这16个词条却涉及到了这几年社会流行现象的方方面面。看得出来,不想当翻译的时尚杂志不是一名好段子手。

g1

房价上涨是永恒的真理。

q2

点击量至上的自媒体时代。

q3

略带地域黑。

q4

这个在影射聊城志异吧?

q5

以后真抽签的话,这个词条可能要改。

q6

这个有点儿太局限,貌似很多年前它就通行于世界了。

虽然HipDict和GQ翻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但这样的玩法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美国人安布罗斯·格温莱特·比尔斯在100多年前就写过一本《魔鬼辞典》(The Devil’s Dictionary),书中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了讽刺和调侃,作者也被人们称呼为“辛辣的比尔斯”(Bitter Bierce)。比尔斯的《魔鬼辞典》可以说一本小说,可以说是一本杂文集,也可以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辞典,它以字母顺序排列,一共收录了将近800个词条。

比如,“协商”:征求别人的意见,其实自己早已做了决定。

又如,“幸福”:想到另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就涌现于心的一种愉快感。——虽然有些阴暗,但不得不说大多时候这是事实。

再如,“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在比尔斯写下这句话的一百年以后,我们审视一下周围的那些躁动不安,仍然能看出这一魔鬼词条的真实和准确。

devildict

明天是4月1日,谨以这张截屏来纪念一下比尔斯和他的《魔鬼辞典》。

最后,我也给出个“愚人节”的词条解释:

“愚人节”:聪明人装傻、傻子装聪明的日子。

参考出处:

  1. https://www.instagram.com/hipdict/?hl=en
  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A1ODAzMg==&mid=2651072256&idx=1&sn=590cc5712219814821cb6b887dd27a66&chksm=bdba145f8acd9d491c4393574d93129bd05ba7be8fd25cfe09e94941ccc395bc60ac3240193f&mpshare=1&scene=23&srcid=0330v9zc86k08sJ5427EPiGF#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