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的语奥题

柯南·道尔所著的神探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福尔摩斯归来记》中有一个短篇故事,叫做《小舞人探案》(The Adventure of the Dancing Men)。在这个故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运用语言学的知识破解了凶杀案中最关键的线索——一个个画着火柴人不同舞姿的图案,最后成功地找出了凶手。可以说,这个关键线索是不同形态火柴人的故事,使得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第一次出现了类似于语言奥林匹克竞赛的情景。

1984年根据柯南·道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跳舞的人》(The Dancing Men)剧照。

美国伊利诺斯州班尼迪克大学(Benedictine University)的数学系教授Manmohan Kaur将这个探案故事改编成了一个课堂活动,并发表在2021年7月份的《人文数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istic Mathematics)上。Kaur教授想通过这个课堂活动让学生们明白,数学思维很有趣,也很有用,福尔摩斯用了几天破解了密码,而学生们用50分钟同样可以破解密码。神探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在对故事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之后,这个语奥课堂活动的表述如下:

课堂活动文本和材料

英国Elriges小镇的Hilton Cubitt先生拜访了你,给了你一张纸条。这张纸条是在他家花园里的日晷上发现的,纸条上画了一排神秘的火柴人。

消息1:

Cubitt解释说,他最近和一名叫做Elsie Patrick、来自芝加哥的美国女人结了婚。在婚礼前,这个女人曾经要求他不要过问她的过去,因为尽管她个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可耻的事情,但是她在生活中确实有过一些“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婚后的他们一直很幸福,直到这些小纸条开始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一开始有人将它们从芝加哥匿名寄过来,现在它们又出现在家中的花园里。

这些纸条让Elsie感到非常害怕,但她没有解释自己害怕的原因;Cubitt则坚守着他的诺言,没有追问Elsie过去在芝加哥的生活。如果仔细观察这些火柴人,并试图去理解它们的含义,你会注意到有些小人举着旗子,这些旗子可能意味着什么?也许标识着单词的结束?

第二天早上,Cubitt先生在花园工具房的黑色木门上又发现了一组新的、用粉笔画上去的火柴人。

消息2:

两天后的早晨,又出现了第3条消息。

消息3:

三天后,有人把一组火柴人画在纸上,再把这张纸用一块鹅卵石压在日晷上。

消息4:

Cubitt把这些纸条和消息原样描了下来,交给了你,你的任务是帮助他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给你在芝加哥警察局的朋友打了电话,请她调查和搜集关于Elsie Patrick的背景资料。

很快,你了解到Elsie是芝加哥一个黑帮老大的女儿,并曾经与她父亲手下一个叫Abe Slaney的人订婚,但她最终得以逃离之前的这段生活,来到英国。

你仔细检查了不同形状火柴人出现的情况。你发现消息4的笔迹不大一样,所以你猜测它可能来自于另一个人,也许就是Elsie本人;而其它三条消息来自于未知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罪犯)。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你试图对这些火柴人进行一些推理,找出它们代表的含义。你现在可以肯定,一些图案上的旗子表示单词的结束;你还知道,每一个特定的英文字母被替换成了一个特定形状的火柴人,消息通过这种方式被加密;而字频分析就是找出这个替换规则的最好办法。

因此,你可以逐步回答以下问题。

1. 英语中最常见的字母是什么?这个字母应该是“E”。

2. 这个最常见的字母在最后一条消息(消息4)中出现了2次,这条消息可能是什么意思?

3. 这个最常见的字母在消息3中出现了3次,第一个词中出现了1次,第二个词中出现了2次。第一个词是_ _ _ E,第二个词是E _ _ _ E。这条消息是罪犯发给Elsie的,它可能是什么意思?

4. 消息2也来自于罪犯,它由两个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只有两个字母。消息2可能是什么意思?

5. 利用你现在已经知道的信息,消息1可能是什么意思?

三天后,又有一条消息出现。

消息5:

6. 看到这条消息,你感到危险正在逼近Cubitt夫妇。你马上赶到Elriges,但还是来迟了一步,你发现Cubitt先生心脏中枪而死,而他的妻子则头部中枪受了重伤。消息5可能是什么意思?

7. 诺福克郡警察局的Martin探长认为这是一起谋杀和自杀组成的案件,因为现场找到的手枪属于Cubbit先生,所以Elsie很可能是杀害Cubbit先生的主要嫌疑人,她杀死丈夫后选择了自杀。虽然你同意Elsie是自杀的判断,但在发现了探长判断中的一些矛盾之处之后,你认为此案中还存在第三个人。你将如何向Martin探长证明有第三个人的参与?

8. 如何抓到真正的罪犯?

关键提示和问题答案:

1. 最常见的火柴人是。所以它应该代表着字母“E”。

2. 与其它的可能“LEVER”、“SEVER”、“FEVER”相比,消息4应该是“NEVER”。

3. 消息3应该是“COME ELSIE”。第一个词的可能有:“LOVE”、“DOVE”、“SAME”、“COME”、“LIKE”等等;第二个词的可能有“ELOPE”、“ELATE”、“ELSIE”等等。

4. 根据已知的信息,消息2是“_ _ ELRI _ ES”。两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可能是“IS”、“AN”、“AT”、“AM”、“ON”、“OF”、“GO”、“IN”等等;第二个词比较简单,应该是“ELRIGES”。所以消息2的答案是“AT ELRIGES”。

5. 根据已知的信息,消息1是“A _  _ ERE A _ E SLANE _”。联系到Elsie前未婚夫的名字,这条消息应该是“AM HERE ABE SLANEY”。

6. 现在来看消息5:“ELSIE _RE _ ARE TO MEET TH _  GO _”。这句话应该是“ELSIE PREPARE TO MEET THY GOD”。

7. 根据上面解密的消息,罪犯应该是Abe Slaney。

8. 第8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你可以模仿Elsie的笔迹用加密后的火柴人形状写下“COME HERE AT ONCE”,并放在日晷上。Abe Slaney不知道Elsie自杀,所以会匆匆赶来,从而被警察抓住。

一个可能的案件还原是:Abe Slaney从芝加哥来到英国,目的是找回Elsie。Elsie表示不愿意再和他见面,但Abe Slaney仍然跑到Elsie家纠缠。正在两人争吵之际,Cubitt带着枪出现了。激烈搏斗后,Abe Slaney夺过枪打死了Cubbit,然后逃走;Elsie见丈夫因为自己丧命,负疚开枪自杀。

以上即Kaur教授课堂活动的文本材料和提示。

柯南·道尔原著中的推理过程相当精彩,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语奥爱好者的练习材料,只不过文字内容较多,无法在一节课中完成,所以Kaur教授的改编也非常精彩,改编中给出了提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思路,从而在50分钟内完成所有消息的破解工作。

对于感兴趣读者朋友,我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原著,或者看看下面这个单行本。

结婚证书上的那些爱情诗篇

几年前,曾经和大牛李小蛮一起讨论过根特城市诗人David Troch写的一首诗1;昨天在朋友圈里我又被他cue了,这次大牛转发了一篇“北外荷兰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文章翻译了另一首来自城市诗人的小诗。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Maud Vanhauwaert。Maud Vanhauwaert于1984年出生在比利时西弗莱芒省靠近法国的小城Veurne,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演员。Maud在安特卫普大学获得语言和文学硕士学位,她还获得了安特卫普皇家音乐学院的艺术学硕士学位,最近十年来,她的作品屡屡在诗歌比赛中获奖,同时,她还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堪称一位既有才华又有颜值的艺术家。

Maud Vanhauwaert【2

在2018年到2019年间,Maud Vanhauwaert担任安特卫普市的城市诗人。从2009年开始,安特卫普市政厅形成了一个传统:每一对在市政厅登记结婚的新人都会在他们的结婚证书上收到一首当年城市诗人写的小诗,作为安特卫普市对他们婚姻的美好祝福。城市诗人的称号两年一换,所以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六位城市诗人的爱情小诗被印在了市政厅颁发的结婚证书上,这六位诗人分别为Joke Van Leeuwen (2008-2009),Peter Holvoet-Hanssen (2010-2011),Bernard Dewulf (2012-2013),Stijn Vranken (2014-2015),Maarten Inghels (2016-2017)和Maud Vanhauwaert (2018-2019)。安特卫普现任的城市诗人是Seckou Ouologuem,也许因为疫情的原因,他给新人们准备的爱情小诗似乎还没有面世。

2009年,当时的城市诗人Joke Van Leeuwen写下了下面这首《结婚》(Trouwen),这也是安特卫普市第一次以诗歌的形式对新人们进行祝福。

Trouwen

Al bezig te bestaan, maar nu

hier te beginnen aan voortaan,

aan een hierna dat mag behoed,

de dagen met vier handen op

te tillen, te zeggen ja, te zeggen

dat we ja, te zeggen dat we willen.

结婚,意味着四只手一起相互帮扶着过日子,从说“是的”、“我们愿意”开始。

2010年,安特卫普市更改了结婚证书的设计,从商务意味浓厚的仿皮手册换成了以红色为基调、更具有现代风格的手册,本子的外面有个灰色的封套,封套上印着城市诗人Peter Holvoet-Hanssen的小诗。

Formule voor een gelukkig huwelijk (verkorte versie)

Reis in uzelf, spiegel uw partner

in het wilde meer van de nacht

vang het licht van de volle maan

met vier armen, bepimpel wimpers

als de vleugels van een vlinder

zoek de bron van een rode rivier

vuur in staf, licht in grot – zie

en spreek elkaar bij hoog water

als de sterren vallen boven

de Antwerpse ring.

世上真有幸福婚姻的公式吗?月夜,野湖,蝶翼,繁星,所有的美好都会归于现实。

Bernard Dewulf的小诗来得有些晚,下面这首《既然,爱》(Nu de liefde)出来时差不多已经是2013年年底了,所以印有这首诗的封套在2014年初才被投入使用,而那个时候Bernard Dewulf已经不再是安特卫普的城市诗人了。

Nu de liefde

Nu de liefde haar woord geeft,

zullen de jaren haar spreken.

Nu de liefde een gezicht heeft,

zullen de dagen haar tekenen.

Nu de liefde in het licht is,

zullen de uren haar aanraken.

Nu de liefde eeuwig wil duren,

zullen de minuten haar maken.

永恒的爱,就是经年反复的承诺,日渐改变的容颜,以及时时刻刻的感知和呵护。

2014-2015年的城市诗人Stijn Vranken写的小诗非常短,题目是《我们》(Wij)。

Wij

wij vouwen dit schip

uit tijd voor elkaar

en wenken de wind

met één enkel woord

    zo varen op de verte

    over elke dag van glas

    twee levens lang, wij

    waterpas

婚姻,就是两个人生命中的一段航行。

2017年,城市诗人Maarten Inghels为新人们写的小诗名为《炭球》(Kooltjes)。

Kooltjes

wij zijn gloeiende kooltjes

liggen knetterend op bed

gitzwart van het uur nacht

de maan zwaait voor het raam

ze blaast ons aan tot vuur

这首小诗直译起来很有画面感,具体内容省去。

接下来,就是2018年底Maud Vanhauwaert写的《我们。此地。此刻。愿意》(wij. hier. nu. ja)了,也就是上面所说北外公众号文章中翻译的那首。

我的荷兰语水平显然不能和北外比,下面的翻译出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wij. hier. nu. ja / 我们。此地。此刻。愿意

en ach, misschien zullen er ooit bergen rijzen / 啊,也许有一天山峦高耸

valleien splijten tussen ons in, zullen wij / 峡谷深裂将我们分开,我们只好

met rookpluimen moeten seinen: weet je nog / 用烽燧传书:“你是否还记得 

daar. toen. wij. Toch / 彼地。彼时。我们?”“当然!” 

maar zolang we niet vergeten dat er een moment / 只要我们不忘记生命中

was in ons leven waarop we dachten / 曾经的那一刻,我们在憧憬

dit en voor eeuwig, dit heden is een eden / 此时及至永远,当下即是乐园

vinden wij ons wel weer in elkaar / 我们就能重新情意相投

en zal ik denken aan wat je ooit onbewaakt / 我会想起你曾经不经意地

tegen mij zei, je had het in oude psalmen gelezen / 对我说:在古老的诗篇中你读到

aan u gebonden ben ik vrij / “与子结发,予我自由”

最后一句很有些哲理:婚姻是束缚还是自由?一般的理解下,婚姻应该还是一种束缚吧。不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正是因为束缚的存在,才存在相对的自由。所以从今天开始,因为婚姻,我和你“绑”在了一起,从而得到了自由。

北外将最后一句翻译为“与你相缚,便是自由”;大牛将它翻译为“与子成契,得我自由”,前者很准,后者很雅。我用“结发”来对应gebonden,目的是带入双关,结发既表示结婚,又表示一种束缚。

参考出处:

  1. https://sqr5.wordpress.com/2014/10/22/%E6%A0%B9%E7%89%B9%E5%92%8C%E6%88%91/
  2. http://www.citybooks.eu/nl/artiest/p/maud-vanhauwaert

根特和我

2014-2016年的根特城市诗人David Troch写了一首小诗Gent en ik,他呼吁住在根特的人们把这首小诗翻译成自己的母语,以献给这座极富包容性的城市。

昨晚一朋友将这首诗发在群里,大家的讨论出乎意料地热烈。我不才,今天特地讨教了下当地同事Emma Kesselaers,这才基本理解了作者的原意,于是也自顾自试着胡乱翻译了一回。

gent en ik

op schoolreis leerde ik u kennen als tuig

dat allemans armen en benen uit wou rekken.

terstond stopte ik met groeien. zo perplex was ik.

maar ook ik speelde de verbeelding van het kind

kwijt en keerde koen en onverschrokken naar u terug.

ik deelde dorst en honger, botste aan een schoolpoort

tegen een geweldige liefde op. zo wist u mij te strikken.

toch durf ik niet te stellen dat ik mijn laatste woorden

lukraak bij u neerleg. ik ben vaak van u weg.

David Troch

stadsdichter 2014-2016

根特和我

儿时的远足,是你我的初见

伙伴们手舞足蹈,将你的魅力一一探寻

你是如此地令人惊艳,时间就停止在了那一瞬间

然而我终将长大,渐行渐远的是幼年的幻象

没有胆怯也没有畏惧,我又回到了你的身旁

酒吧里我和朋友们把快乐分享

校园里的那场恋爱同样令人难忘

你知晓,这些就足以将我紧紧网住

我却不敢如此轻易断言

这只是因为

我不能常常在你身边

David Troch

城市诗人 2014-2016

补记,10月24日:

果然是胡乱翻译!今天另一位朋友碰到本地一位诗人,问起这首诗,这才发现我们(中国朋友们,以及我的本地同事)的理解都不大对。

关键的词眼是tuig。之前的理解中tuig就是个“坏坏的人”,类似恋爱中对象的昵称;但这个理解不能解释后面为什么“我”长大以后还需要勇气才能回到“你”的身边,也使得最后“你”把“我”紧紧网住显得比较突兀。

原来,这里的tuig其实是martelwerktuig,即“刑具”的意思。有了这个理解,整个故事就通顺了。

小时候学校组织的远足中,我来到根特的伯爵城堡(Gravensteen),那个邪恶的刑具把人们的手脚缚住,往外撕扯,这就是你给我的最初印象。刹那间我是如此地惊恐,以致于不敢再长大。但儿时的想像终于渐渐远去,长大后的我又鼓起勇气回到了你的身边。我在咖啡馆和饭店里和朋友相聚,在校园里收获爱情——在根特的生活是如此惬意。你知道以这种方式就能深深将我缚牢,但我仍然不敢就此轻易断言,因为我常常不在你身边。

从小时候看到刑具上的套索,到长大后喜欢上这座城市被她套牢,遥遥与根特人的绰号“套着绞索的人”(Stroppendragers)相呼应。

要说这位城市诗人的口味的确厚重了些,不仅仅我们这些外国人看不大懂,连本地人都很难正确理解。

通顺是通顺了,但总觉得调子不对,对再次进行翻译也没有了感觉。

c 62, stadsdichter

图片来源【1】

参考出处:

  1. http://www.aaargh.be/sites/default/files/styles/large/public/c%2062,%20stadsdichter.jpg

再补,10月30日:

没办法,再试一试吧。

根特和我

初次见到你

是儿时的远足

高高的木架和粗大的绳索

凝固了时间也缚住了我的困惑

 

再次见到你

在长大以后

童年的记忆终究渐渐淡去

换回来无畏和勇气

 

常常见到你

就这样为你着迷

酒吧里和朋友们分享着快乐

校园中品尝着爱情的甜蜜

 

然而我却不敢妄言

就这样与你绑在一起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不得不常常与你分离

终补,1月16日:

在“移民50周年”纪念活动闭幕的晚会上,小册子面试。不得不说这排版真是……有朋友说,这样看起来更有诗意了,那确实!

IMG_20150117_120050 IMG_20150117_120141 IMG_20150117_120225

新闻链接:http://www.nieuwsblad.be/cnt/dmf20150115_01476687

嗯,背景那蓝毛衣是我的。

gent_en_ik